《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業界動態 > 國務院:積極發展抽水蓄能、新型儲能 大力發展微電網、虛擬電廠、車網互動等新技術新模式

國務院:積極發展抽水蓄能、新型儲能 大力發展微電網、虛擬電廠、車網互動等新技術新模式

2024-05-30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5月29日周三,國務院印發《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強調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強化碳排放強度管理,分領域分行業實施節能降碳專項行動。

方案提到,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煤電低碳化改造和建設,推進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嚴格實施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重點削減非電力用煤,持續推進燃煤鍋爐關停整合、工業窯爐清潔能源替代和散煤治理。對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建和改擴建用煤項目依法實行煤炭等量或減量替代。合理控制半焦(蘭炭)產業規模。到2025年底,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平原地區散煤基本清零,基本淘汰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及各類燃煤設施。

嚴格落實電解鋁產能置換,從嚴控制銅、氧化鋁等冶煉新增產能,合理布局硅、鋰、鎂等行業新增產能。大力發展再生金屬產業。到2025年底,再生金屬供應占比達到24%以上,鋁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以上。

方案還提出,加快建設以沙漠、戈壁、荒漠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合理有序開發海上風電,促進海洋能規?;_發利用,推動分布式新能源開發利用。有序建設大型水電基地,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統籌推進氫能發展。到2025年底,全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39%左右。加快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外送通道,提升跨省跨區輸電能力。加快配電網改造,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承載力。積極發展抽水蓄能、新型儲能。大力發展微電網虛擬電廠、車網互動等新技術新模式。到2025年底,全國抽水蓄能、新型儲能裝機分別超過6200萬千瓦、4000萬千瓦;各地區需求響應能力一般應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3%—5%,年度最大用電負荷峰谷差率超過40%的地區需求響應能力應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5%以上。

《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全文

節能降碳是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要舉措。為加大節能降碳工作推進力度,采取務實管用措施,盡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節能降碳約束性指標,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一以貫之堅持節約優先方針,完善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強化碳排放強度管理,分領域分行業實施節能降碳專項行動,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做好節能降碳工作,更好發揮節能降碳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2024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2.5%左右、3.9%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3.5%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18.9%左右,重點領域和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形成節能量約50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1.3億噸。

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20%左右,重點領域和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形成節能量約50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1.3億噸,盡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節能降碳約束性指標。

二、重點任務

(一)化石能源消費減量替代行動

1.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加強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推動煤電低碳化改造和建設,推進煤電節能降碳改造、靈活性改造、供熱改造“三改聯動”。嚴格實施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煤炭消費總量控制,重點削減非電力用煤,持續推進燃煤鍋爐關停整合、工業窯爐清潔能源替代和散煤治理。對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建和改擴建用煤項目依法實行煤炭等量或減量替代。合理控制半焦(蘭炭)產業規模。到2025年底,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平原地區散煤基本清零,基本淘汰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及各類燃煤設施。

2.優化油氣消費結構。合理調控石油消費,推廣先進生物液體燃料、可持續航空燃料。加快頁巖油(氣)、煤層氣、致密油(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規?;_發。有序引導天然氣消費,優先保障居民生活和北方地區清潔取暖。除石化企業現有自備機組外,不得采用高硫石油焦作為燃料。

(二)非化石能源消費提升行動

1.加大非化石能源開發力度。加快建設以沙漠、戈壁、荒漠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合理有序開發海上風電,促進海洋能規?;_發利用,推動分布式新能源開發利用。有序建設大型水電基地,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因地制宜發展生物質能,統籌推進氫能發展。到2025年底,全國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39%左右。

2.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加快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外送通道,提升跨省跨區輸電能力。加快配電網改造,提升分布式新能源承載力。積極發展抽水蓄能、新型儲能。大力發展微電網、虛擬電廠、車網互動等新技術新模式。到2025年底,全國抽水蓄能、新型儲能裝機分別超過6200萬千瓦、4000萬千瓦;各地區需求響應能力一般應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3%—5%,年度最大用電負荷峰谷差率超過40%的地區需求響應能力應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5%以上。

3.大力促進非化石能源消費??茖W合理確定新能源發展規模,在保證經濟性前提下,資源條件較好地區的新能源利用率可降低至90%?!笆奈濉鼻叭旯澞芙堤贾笜诉M度滯后地區要實行新上項目非化石能源消費承諾,“十四五”后兩年新上高耗能項目的非化石能源消費比例不得低于20%,鼓勵地方結合實際提高比例要求。加強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以下簡稱綠證)交易與節能降碳政策銜接,2024年底實現綠證核發全覆蓋。

(三)鋼鐵行業節能降碳行動

1.加強鋼鐵產能產量調控。嚴格落實鋼鐵產能置換,嚴禁以機械加工、鑄造、鐵合金等名義新增鋼鐵產能,嚴防“地條鋼”產能死灰復燃。2024年繼續實施粗鋼產量調控?!笆奈濉鼻叭旯澞芙堤贾笜送瓿蛇M度滯后的地區,“十四五”后兩年原則上不得新增鋼鐵產能。新建和改擴建鋼鐵冶煉項目須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和環??冃級水平。

2.深入調整鋼鐵產品結構。大力發展高性能特種鋼等高端鋼鐵產品,嚴控低附加值基礎原材料產品出口。推行鋼鐵、焦化、燒結一體化布局,大幅減少獨立焦化、燒結和熱軋企業及工序。大力推進廢鋼循環利用,支持發展電爐短流程煉鋼。到2025年底,電爐鋼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力爭提升至15%,廢鋼利用量達到3億噸。

3.加快鋼鐵行業節能降碳改造。推進高爐爐頂煤氣、焦爐煤氣余熱、低品位余熱綜合利用,推廣鐵水一罐到底、鑄坯熱裝熱送等工序銜接技術。加強氫冶金等低碳冶煉技術示范應用。到2025年底,鋼鐵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達到30%,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全國80%以上鋼鐵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與2023年相比,噸鋼綜合能耗降低2%左右,余熱余壓余能自發電率提高3個百分點以上。2024—2025年,鋼鐵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形成節能量約20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5300萬噸。

(四)石化化工行業節能降碳行動

1.嚴格石化化工產業政策要求。強化石化產業規劃布局剛性約束。嚴控煉油、電石、磷銨、黃磷等行業新增產能,禁止新建用汞的聚氯乙烯、氯乙烯產能,嚴格控制新增延遲焦化生產規模。新建和改擴建石化化工項目須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和環??冃級水平,用于置換的產能須按要求及時關停并拆除主要生產設施。全面淘汰200萬噸/年及以下常減壓裝置。到2025年底,全國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億噸以內。

2.加快石化化工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實施能量系統優化,加強高壓低壓蒸汽、馳放氣、余熱余壓等回收利用,推廣大型高效壓縮機、先進氣化爐等節能設備。到2025年底,煉油、乙烯、合成氨、電石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超過30%,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2024—2025年,石化化工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形成節能量約40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1.1億噸。

3.推進石化化工工藝流程再造。加快推廣新一代離子膜電解槽等先進工藝。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替代,鼓勵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研發應用,支持建設綠氫煉化工程,逐步降低行業煤制氫用量。有序推進蒸汽驅動改電力驅動,鼓勵大型石化化工園區探索利用核能供汽供熱。

(五)有色金屬行業節能降碳行動

1.優化有色金屬產能布局。嚴格落實電解鋁產能置換,從嚴控制銅、氧化鋁等冶煉新增產能,合理布局硅、鋰、鎂等行業新增產能。大力發展再生金屬產業。到2025年底,再生金屬供應占比達到24%以上,鋁水直接合金化比例提高到90%以上。

2.嚴格新增有色金屬項目準入。新建和改擴建電解鋁項目須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和環保績效A級水平,新建和改擴建氧化鋁項目能效須達到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先進值。新建多晶硅、鋰電池正負極項目能效須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3.推進有色金屬行業節能降碳改造。推廣高效穩定鋁電解、銅锍連續吹煉、豎式還原煉鎂、大型礦熱爐制硅等先進技術,加快有色金屬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到2025年底,電解鋁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達到30%,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達到25%以上;銅、鉛、鋅冶煉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達到50%;有色金屬行業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2024—2025年,有色金屬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形成節能量約5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1300萬噸。

(六)建材行業節能降碳行動

1.加強建材行業產能產量調控。嚴格落實水泥、平板玻璃產能置換。加強建材行業產量監測預警,推動水泥錯峰生產常態化。鼓勵尾礦、廢石、廢渣、工業副產石膏等綜合利用。到2025年底,全國水泥熟料產能控制在18億噸左右。

2.嚴格新增建材項目準入。新建和改擴建水泥、陶瓷、平板玻璃項目須達到能效標桿水平和環??冃級水平。大力發展綠色建材,推動基礎原材料制品化、墻體保溫材料輕型化和裝飾裝修材料裝配化。到2025年底,水泥、陶瓷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達到30%,平板玻璃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達到20%,建材行業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

3.推進建材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優化建材行業用能結構,推進用煤電氣化。加快水泥原料替代,提升工業固體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水平。推廣浮法玻璃一窯多線、陶瓷干法制粉、低阻旋風預熱器、高效篦冷機等節能工藝和設備。到2025年底,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50%左右水泥熟料產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2024—2025年,建材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形成節能量約100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約2600萬噸。

(七)建筑節能降碳行動

1.加快建造方式轉型。嚴格執行建筑節能降碳強制性標準,強化綠色設計和施工管理,研發推廣新型建材及先進技術。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積極推動智能建造,加快建筑光伏一體化建設。因地制宜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推動余熱供暖規?;l展。到2025年底,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達到8%,新建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面積較2023年增長2000萬平方米以上。

2.推進存量建筑改造。落實大規模設備更新有關政策,結合城市更新行動、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推進熱泵機組、散熱器、冷水機組、外窗(幕墻)、外墻(屋頂)保溫、照明設備、電梯、老舊供熱管網等更新升級,加快建筑節能改造。加快供熱計量改造和按熱量收費,各地區要結合實際明確量化目標和改造時限。實施節能門窗推廣行動。到2025年底,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較2023年增長2億平方米以上,城市供熱管網熱損失較2020年降低2個百分點左右,改造后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節能率分別提高30%、20%。

3.加強建筑運行管理。分批次開展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節能督查檢查。建立公共建筑運行調適制度,嚴格公共建筑室內溫度控制。在大型公共建筑中探索推廣用電設備智能群控技術,合理調配用電負荷。

(八)交通運輸節能降碳行動

1.推進低碳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提升車站、鐵路、機場等用能電氣化水平,推動非道路移動機械新能源化,加快國內運輸船舶和港口岸電設施匹配改造。鼓勵交通樞紐場站及路網沿線建設光伏發電設施。加強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因地制宜發展城市軌道交通、快速公交系統,加快推進公交專用道連續成網。完善城市慢行系統。

2.推進交通運輸裝備低碳轉型。加快淘汰老舊機動車,提高營運車輛能耗限值準入標準。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汽車購買限制。落實便利新能源汽車通行等支持政策。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有序推廣新能源中重型貨車,發展零排放貨運車隊。推進老舊運輸船舶報廢更新,推動開展沿海內河船舶電氣化改造工程試點。到2025年底,交通運輸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強度較2020年降低5%。

3.優化交通運輸結構。推進港口集疏運鐵路、物流園區及大型工礦企業鐵路專用線建設,推動大宗貨物及集裝箱中長距離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加快發展多式聯運,推動重點行業清潔運輸。實施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加快城市貨運配送綠色低碳、集約高效發展。到2025年底,鐵路和水路貨運量分別較2020年增長10%、12%,鐵路單位換算周轉量綜合能耗較2020年降低4.5%。

(九)公共機構節能降碳行動

1.加強公共機構節能降碳管理。嚴格實施對公共機構的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探索能耗定額預算制度。各級機關事務管理部門每年要將機關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結果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到2025年底,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單位建筑面積碳排放、人均綜合能耗分別較2020年降低5%、7%、6%。

2.實施公共機構節能降碳改造。實施公共機構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清單管理。推進煤炭減量替代,加快淘汰老舊柴油公務用車。到2025年底,公共機構煤炭消費占比降至13%以下,中央和國家機關新增鍋爐、變配電、電梯、供熱、制冷等重點用能設備能效先進水平占比達到80%。

(十)用能產品設備節能降碳行動

1.加快用能產品設備和設施更新改造。動態更新重點用能產品設備能效先進水平、節能水平和準入水平,推動重點用能設備更新升級,加快數據中心節能降碳改造。與2021年相比,2025年工業鍋爐、電站鍋爐平均運行熱效率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0.5個百分點以上,在運高效節能電機、高效節能變壓器占比分別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10個百分點以上,在運工商業制冷設備、家用制冷設備、通用照明設備中的高效節能產品占比分別達到40%、60%、50%。

2.加強廢舊產品設備循環利用。加快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加強廢舊產品設備回收處置供需對接。開展企業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加強工業裝備、信息通信、風電光伏、動力電池等回收利用。建立重要資源消耗、回收利用、處理處置、再生原料消費等基礎數據庫。

三、管理機制

(一)強化節能降碳目標責任和評價考核。落實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不納入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調控等政策,細化分解各地區和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節能降碳目標任務。嚴格實施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統籌考核節能改造量和非化石能源消費量。加強節能降碳形勢分析,實施能耗強度降低提醒預警,強化碳排放強度降低進展評估。壓實企業節能降碳主體責任。在中央企業負責人經營業績考核中強化節能降碳目標考核。

(二)嚴格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和環評審批。加強節能審查源頭把關,切實發揮能耗、排放、技術等標準牽引作用,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上馬。建立重大項目節能審查權限動態調整機制,研究按機制上收個別重點行業特大型項目節能審查權限,加強節能審查事中事后監管。將碳排放評價有關要求納入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對項目用能和碳排放情況開展綜合評價。嚴格落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開展重點行業建設項目溫室氣體排放環境影響評價。重大能源工程建設依法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

(三)加強重點用能單位節能降碳管理。建立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檔案,強化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報送審查,完善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運行。開展重點領域能效診斷,建立健全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項目儲備清單。將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分解至重點用能單位。實行重點用能單位化石能源消費預算管理,超出預算部分通過購買綠電綠證進行抵消。

(四)加大節能監察力度。加快健全省、市、縣三級節能監察體系,統籌運用綜合行政執法、市場監管執法、特種設備監察、信用管理等手段,加強節能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執行情況監督檢查。到2024年底,各地區完成60%以上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監察;到2025年底,實現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監察全覆蓋。

(五)加強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統計核算。建立與節能降碳目標管理相適應的能耗和碳排放統計快報制度,提高數據準確性和時效性。夯實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原料用能等統計核算基礎。積極開展以電力、碳市場數據為基礎的能源消費和碳排放監測分析。

四、支撐保障

(一)健全制度標準。推動修訂節約能源法,適時完善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辦法、重點用能單位節能管理辦法、節能監察辦法等制度,強化激勵約束,實施能源消費全鏈條管理。完善全國碳市場法規體系。結合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對標國內國際先進水平,加快強制性節能標準制修訂,擴大標準覆蓋范圍。按照相關行業和產品設備能效前5%、前20%、前80%水平,設置節能標準1級、2級、3級(或5級)指標。

(二)完善價格政策。落實煤電容量電價,深化新能源上網電價市場化改革,研究完善儲能價格機制。嚴禁對高耗能行業實施電價優惠。強化價格政策與產業政策、環保政策的協同,綜合考慮能耗、環??冃剑晟聘吆哪苄袠I階梯電價制度。深化供熱計量收費改革,有序推行兩部制熱價。

(三)加強資金支持。發揮政府投資帶動放大效應,積極支持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推動擴大有效投資。鼓勵各地區通過現有資金渠道,支持節能降碳改造、用能設備更新、能源和碳排放統計核算能力提升。落實好有利于節能降碳的財稅政策。發揮綠色金融作用,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為節能降碳項目提供資金支持。

(四)強化科技引領。充分發揮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作用,集中攻關一批節能降碳關鍵共性技術。扎實推進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工程建設。修訂發布綠色技術推廣目錄,倡導最佳節能技術和最佳節能實踐。積極培育重點用能產品設備、重點行業企業和公共機構能效“領跑者”。

(五)健全市場化機制。積極推廣節能咨詢、診斷、設計、融資、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綜合服務模式。推進用能權有償使用和交易,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用能權跨省交易。穩妥擴大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范圍,逐步推行免費和有償相結合的碳排放配額分配方式。對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重點排放單位實施碳排放配額管理。有序建設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夯實數據質量監管機制。加快建設綠證交易市場,做好與碳市場銜接,擴大綠電消費規模。

(六)實施全民行動。結合全國生態日、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等活動,加大節能降碳宣傳力度,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增強全民節能降碳意識和能力。充分發揮媒體作用,完善公眾參與制度,加大對能源浪費行為的曝光力度,營造人人、事事、時時參與節能降碳的新風尚。

各地區、各部門要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錨定目標任務,加大攻堅力度,狠抓工作落實,堅持先立后破,穩妥把握工作節奏,在持續推動能效提升、排放降低的同時,著力保障高質量發展用能需求,盡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節能降碳約束性指標。國家發展改革委要加強統籌協調,做好工作調度,強化節能目標責任評價考核。生態環境部要加強“十四五”碳排放強度降低目標管理。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細化舉措,壓實責任,推動各項任務落實落細。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節能降碳工作負總責,主要負責同志是第一責任人,要細化落實方案,強化部署推進。重大事項及時按程序請示報告。


Magazine.Subscription.jpg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_欧美小视频在线观看_日韩成人激情影院_庆余年2免费日韩剧观看大牛_91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_国产原创欧美精品_美女999久久久精品视频_欧美大成色www永久网站婷_国产色婷婷国产综合在线理论片a_国产精品电影在线观看_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网址_97在线观看免费_性欧美亚洲xxxx乳在线观看_久久精品美女视频网站_777国产偷窥盗摄精品视频_在线日韩第一页
  • <strike id="ygamy"></strike>
  • 
    
      • <del id="ygamy"></del>
        <tfoot id="ygamy"></tfoot>
          <strike id="ygamy"></strike>
          午夜欧美视频| 欧美精品麻豆| 欧美一乱一性一交一视频| 亚洲欧洲在线一区| 久久久久久自在自线| 91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中文字|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久久久国产午夜精品|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对白| 国产亚洲女人久久久久毛片| 欧美日韩精品二区第二页| 国产欧美在线看| 亚洲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1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欧美激情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久av水蜜桃| 亚洲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999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se| 欧美在线一二三|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高清播放| 国产日韩欧美自拍| 欧美高清影院| 亚洲美女诱惑| 美玉足脚交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91久久久在线| 国产美女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综合网站| 国产九九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三级| 国产在线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综合第一页|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变态| 91久久精品国产91性色tv| 亚洲乱亚洲高清| 亚洲精品女人| 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在线| 夜夜嗨av一区二区三区四季av| 在线成人h网| 国产精品盗摄久久久|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天天拍小说|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91精品| 亚洲国产毛片完整版| 亚洲高清久久网| 久久黄色小说| 母乳一区在线观看| 欧美日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精品96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无| 欧美日韩麻豆| 国产婷婷精品| 欧美久久久久久| 久久午夜羞羞影院免费观看|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欧美| 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国产主播一区| 亚洲第一搞黄网站| 欧美一区二区视频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国内自拍| 亚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三级色网| 亚洲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玖玖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在线| 欧美大香线蕉线伊人久久国产精品| 精品va天堂亚洲国产| 欧美日韩国产三级|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观看| 亚洲网在线观看| 欧美黄色视屏| 久久成人免费|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精品成人久久| 欧美日韩美女在线观看| 亚洲黄页视频免费观看| 午夜久久福利| 亚洲巨乳在线| 亚洲国产女人aaa毛片在线| 9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一公开| 亚洲一区亚洲二区|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亚洲一区中文| 亚洲综合社区| 欧美日韩精品一二三区| 午夜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麻豆日韩| 久久视频在线视频| 欧美国产极速在线| 亚洲日本无吗高清不卡|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第三页| 亚洲资源av|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 欧美丝袜第一区| 99视频精品全国免费| 欧美成人黑人xx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农村妇女毛片精品久久莱园子|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亚洲第一成人在线| 国产亚洲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播放|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欧美第十八页| 在线不卡中文字幕播放| 欧美国产第二页| 欧美日韩www| 日韩天堂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高精视频免费|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黑白配亚洲|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直播精品电影|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亚洲网友自拍| 在线中文字幕日韩|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99re亚洲国产精品| 欧美另类女人| 一区二区高清视频| 久久99伊人| 麻豆成人小视频| 久久av红桃一区二区小说| 欧美亚日韩国产aⅴ精品中极品| 国产麻豆9l精品三级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狠狠色综合一区二区| 性一交一乱一区二区洋洋av| 欧美日韩一区自拍| 欧美乱人伦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日本aⅴ片在线观看香蕉| 黄色免费成人| 欧美在线日韩| 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欧美精品观看| 欧美岛国在线观看| 在线成人av.com|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果冻传媒| 99国产成+人+综合+亚洲欧美| 亚洲午夜精品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91久久精品美女| 欧美日韩午夜激情|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 欧美日韩第一区日日骚|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欧美人与禽猛交乱配视频| 麻豆国产va免费精品高清在线| 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最新地址| 国产精品久久九九| 久久久久久网| 日韩午夜av电影| 久久亚洲影音av资源网|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少妇30p|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丁香|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曰韩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在线免费播放|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很污很色的| 中文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久久久| 快she精品国产999| 国产精品久久网| 国产区欧美区日韩区| 亚洲欧美韩国|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看黑人|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三寸| 欧美刺激午夜性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另类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奇米色影视| 国产亚洲福利社区一区|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日韩系列欧美系列| 亚洲福利国产精品| 欧美不卡一区| 99ri日韩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是欧美日韩精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av| 欧美精品亚洲二区| 最新精品在线|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人人看|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制服丝袜激情欧洲亚洲|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 在线日本高清免费不卡| 日韩视频第一页| 日韩亚洲一区二区| 国模大胆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三级免费电影| 91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 麻豆91精品91久久久的内涵| 久久av资源网| 国产精品久在线观看| 欧美电影免费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欧美 日韩 国产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高清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日韩亚洲欧美精品| 国产亚洲欧洲一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外成人网址| 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久久丁香| 国产亚洲欧美另类中文|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欧美| 欧美成人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日韩视频永久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一区欧美日韩| 久久九九精品|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欧美另类女人| 亚洲人成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午夜av在线| 国产一区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中文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爽人人添|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二百| 国产精品欧美激情| 亚洲国产精品t66y| 国产精品福利久久久| 欧美第十八页|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红粉影视| 亚洲欧美日韩区| 欧美福利小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a| 亚洲午夜激情| 国产精品综合不卡av| 亚洲女同同性videoxma| 国产午夜精品全部视频播放| 可以免费看不卡的av网站| 欧美国产日韩精品| 老司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青草婷婷精品综合日韩| 欧美经典一区二区| 日韩视频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激情诱惑| 免费观看欧美在线视频的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中文国产一区| 国产精品成人v|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久久精品72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精品| 精东粉嫩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www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亚洲裸体俱乐部裸体舞表演av|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高清|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国产裸体写真av一区二区| 亚洲电影免费观看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浪潮网站| 亚洲小说春色综合另类电影| 在线播放豆国产99亚洲| 国产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能在线观看的日韩av| 亚洲性夜色噜噜噜7777| 亚洲国产99精品国自产|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介绍| 免费观看成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鲁丝|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精品粉嫩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激情91久久| 欧美另类变人与禽xxxxx| 欧美怡红院视频|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免费| 欧美激情女人20p| 另类综合日韩欧美亚洲| 亚洲视频碰碰| 久久综合一区|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在线| 亚洲精品欧美极品| 欧美主播一区二区三区美女 久久精品人| 欧美日韩成人激情| 亚洲高清不卡| 国产精品久久福利| 欧美黄网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三级|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爽蜜月| 久久精品30| 一区二区成人精品| 在线观看日韩欧美| 亚洲欧洲综合另类在线|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麻豆视频精品| 久久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1精品亚洲|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 亚洲精品影视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热浪潮| 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国产小视频| 激情五月综合色婷婷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