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最新文章 紐約時報GitHub存儲庫憑據泄露 紐約時報 GitHub 存儲庫憑據泄露,黑客竊走 270GB 內部機密 IT 文件 發表于:6/11/2024 TikTok官方回應遭黑客入侵賬戶問題 TikTok官方回應遭黑客入侵賬戶問題 發表于:6/5/2024 超2.5萬名BBC員工個人數據遭泄露 超 2.5 萬名 BBC 員工個人數據泄露,官方否認勒索軟件攻擊 發表于:6/4/2024 斯坦福團隊被曝抄襲清華系大模型 斯坦福 AI 團隊,竟然曝出了抄襲事件,而且抄襲的還是中國國產的大模型成果 —— 模型結構和代碼,幾乎一模一樣!跟任何抄襲事故一樣……AI 圈內都驚呆了。 斯坦福的這項研究叫做 Llama3-V,是于 5 月 29 日新鮮發布,宣稱只需要 500 美元就能訓出一個 SOTA 多模態大模型,比 GPT-4V、Gemini Ultra、Claude Opus 都強。 發表于:6/4/2024 世界最大開源AI社區Hugging Face曝安全漏洞 世界最大開源 AI 社區 Hugging Face 曝安全漏洞:部分用戶密鑰泄露 發表于:6/3/2024 安全公司Lumen揭露網絡僵尸病毒Windstream猖狂活動 導致60萬臺路由器變磚,安全公司揭露網絡僵尸病毒Windstream猖狂活動 發表于:6/3/2024 美國國家安全局:每周重啟一次手機能有效防范黑客攻擊 美國國家安全局:每周重啟一次手機能有效防范黑客攻擊 發表于:6/3/2024 德國法國荷蘭等執法部門開展大規模打擊網絡犯罪行動 德國、法國、荷蘭等執法部門開展大規模打擊網絡犯罪行動,沒收超百臺服務器 發表于:5/31/2024 歐盟宣布成立人工智能辦公室以對AI進行監管 歐盟宣布成立人工智能辦公室,對 AI 進行監管 發表于:5/30/2024 互聯網檔案館遭遇DDoS攻擊 5 月 29 日消息,互聯網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今天發布博文,表示近期頻繁遭到分布式拒絕服務(DDoS)攻擊,導致其服務多次宕機,用戶無法正常訪問。 發表于:5/30/2024 黑客聲稱已竊取酷冷至尊50萬Fanzone會員信息 103GB,黑客聲稱已竊取酷冷至尊 50 萬 Fanzone 會員信息 發表于:5/30/2024 OpenAI宣布成立安全與安保委員會 OpenAI 宣布成立安全與安保委員會,并啟動下一代前沿模型訓練 發表于:5/29/2024 安全公司Trellix警告有黑客冒充殺毒軟件官網 安全公司Trellix警告有黑客冒充殺毒軟件官網,針對 Windows / 安卓散布惡意木馬 發表于:5/29/2024 禮讓視域下GDPR域外管轄的沖突及中國的因應 在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經成為了一種全新的資產類型,國家對數據的掌控能力成為其綜合國力的外在體現,而當代國家對數據重視與保護加劇了數據管轄權沖突。在此情形下,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通過“實體標準”“目的指向標準”“使領館標準”三重管轄擴張實現對全球數據的“長臂管轄”,但其關于適用地域范圍的規定與其他國家的屬地管轄沖突,體現出歐盟在數據保護方面呈現出單邊擴張的趨勢,易誘發數據管轄權沖突。故此,基于優利克?胡伯提出解決管轄沖突的“國際禮讓原則”,分析GDPR三個適用地域界定標準下存在的管轄權沖突,考察國際禮讓原則在數據管轄權沖突中可用性與適用基礎,并對不同禮讓形式在數據管轄權沖突中的適用予以分析,并基于GDPR域外適用管轄權沖突提出補充數據管轄模式、對接國際跨域數據治理、堅持禮讓互惠協作的中國因應,以期為我國暢通域外數據保護提供新思路。 發表于:5/28/2024 基于群體參與的網絡謠言治理模型研究 大量已有的研究發現,在強監管措施下網絡謠言仍層出不窮,后真相時代的信息發布模式導致相關監管機構跛行謠言其后,疲于應對。通過建立傳謠網民、普通網民的博弈模型,在雙方靜態博弈收益矩陣基礎上,運用演化博弈理論對網民的行為策略選擇進行研究,構建其動態演化博弈模型。發現傳謠網民往往“因惡小而為之”,網民參與治理“因善小而不為”,指出傳謠與治理模式失配是網絡謠言屢禁不絕的治理困境機理。數理分析證明了群體參與網絡謠言治理的有效性,提出了一個激勵群體參與網絡謠言數據治理的簡單模型,根據模型的博弈分析,給出了可以促進網民積極參與謠言數據治理合作的措施,本文結論為網絡謠言的有效治理提供了新思路。 發表于:5/28/2024 ?…1920212223242526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