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英特爾牽手英偉達 臺積電AMD和Arm悲喜不同 當地時間周四(9月18日),英偉達宣布將向英特爾投資50億美元,并與其聯合開發PC與數據中心芯片。未來,英特爾將在即將推出的PC芯片中采用英偉達的圖形技術,并為基于英偉達硬件的數據中心產品提供處理器。兩家公司未透露首批產品的上市時間,并強調現有的產品規劃不受影響。英特爾牽手英偉達 臺積電AMD和Arm悲喜不同 最新資訊 Quantum Motion交付全球首臺硅基CMOS量子計算機 當地時間2025年9月15 日,英國量子計算初創公司Quantum Motion宣布交付了全球首臺采用標準硅基 CMOS 芯片制造工藝制造的全棧量子計算芯片的量子計算機。該計算機部署在英國國家量子計算中心 (NQCC),是全球首臺使用可大規模制造的 300 毫米硅 CMOS 晶圓制造技術制造的全棧量子計算機,也是第一臺安裝在 NQCC 量子計算測試平臺計劃下的硅基自旋量子比特計算機。 發表于:9/18/2025 我國成功研制新一代腦機接口功能電極 9月18日消息,日前,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宣布,研究院聯合東華大學科研團隊,歷經5年多協同攻關,成功研發出如頭發絲般纖細、柔軟可拉伸、可自由驅動的神經纖維電極“神經蠕蟲”(NeuroWorm)。 發表于:9/18/2025 Figure AI超390億美元估值沖刺人形機器人量產 9月18日,forbes報道稱,人形機器人公司Figure AI宣布完成C輪融資,籌得超過10億美元,投后估值達390億美元。 這筆資金將用于擴大機器人生產、建立英偉達(NVIDIA)GPU 基礎設施以加速訓練和模擬,以及開展人類工作和生活的數據收集。 公司首席執行長布雷特·愛德考克(Brett Adcock)在 YouTube 影片中表示,Figure 的目標是解決通用機器人的問題,并強調目前的技術使這一目標成為可能。 發表于:9/18/2025 IonQ稱2027年推出10000量子比特計算芯片 9月17日消息,量子計算公司IonQ CEO Niccolòde Masi 近日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表示,該公司計劃在2027年推出搭載10,000個qubit(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芯片,屆時將徹底“淘汰”英偉達(NVIDIA)的Blackwell 構架GPU。他強調,即便傳統GPU 擁有“整個宇宙的時間”來計算,仍無法觸及量子計算機可解決的問題規模。 發表于:9/18/2025 MPS發布高效率高集成AC-DC新產品 日前,MPS芯源系統近期發布了兩款新產品:NovoOne開關MPXG2100系列和PFC穩壓器MPG44100系列。 發表于:9/17/2025 芯片搭載試驗數據存儲與傳輸系統設計 航天級芯片搭載試驗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數據,為了實現對數據的存儲、管理與傳輸,并且適應嵌入式設備內存資源少等特點,設計了采用SD卡和UDP的數據存儲與傳輸系統。首先,設計了數據存儲與傳輸系統架構,主控芯片通過SPI總線與SD卡通信,并通過UDP與搭載芯片和上位機通信。然后,介紹了SD卡和文件系統的選型和軟件設計。接下來,基于LwIP進行了數據傳輸部分的軟件設計。最后,通過實驗驗證了該數據存儲傳輸系統的有效性,并測試得到該系統的傳輸速率可達4.5 Mb/s且內存占用僅為57 KB,滿足了芯片搭載試驗過程中對數據存儲與傳輸的需求,且相比于傳統的存儲與傳輸方式,該方法大大提高了傳輸速率,降低了內存占用。 發表于:9/17/2025 航天發射任務場景快速構建方法研究 隨著航天任務復雜性的不斷提升,傳統指揮顯示系統的軟件設計難以滿足高密度、多任務的需求。提出了一種基于建模的航天發射任務場景快速構建方法,通過標準化任務分解與場景模板設計,實現系統功能組件的提取與復用。以元模型為核心,結合層次化建模的思想,構建標準化的建??蚣埽瑢碗s任務需求分解為標準化場景模塊,并識別任務間的依賴關系?;谀K化設計原則,構建場景模板庫,實現場景的復用和動態組合。實驗結果表明,該方法顯著提升了任務場景構建效率,模板復用率達到85%~90%,配置時間節省率達83%,有效提升了任務建模與場景配置的整體性能。 發表于:9/17/2025 利用STK和MATLAB互聯實現低傾角衛星軌道優化設計 提出針對特定緯度區域目標的低傾角衛星軌道設計方法。首先,分析了低傾角衛星軌道的特點;然后,以衛星一個回歸周期內覆蓋時間最長為性能指標,構建了衛星軌道設計的優化模型;最后,在利用STK和MATLAB互聯的基礎上,充分利用STK的覆蓋分析能力和MATLAB的遺傳算法工具箱,優化設計出符合模型需求的最優解。所提方法實現了軟件的優勢組合,簡單且易于實現,具有較高的求解效率,為衛星軌道設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徑。 發表于:9/17/2025 基于手勢識別的視力檢測系統設計 在手勢識別與人機交互成為當下熱點的背景下,為解決傳統視力檢測過程煩瑣、效率低的問題,提出基于手勢識別的視力檢測系統設計。該系統以STM32單片機作為核心控制,通過激光測距模塊、手勢識別模塊以及視力表顯示模塊等實現智能化、自助式視力檢測。系統通過TFT LCD顯示屏顯示視標,在測距達到標準范圍后,以手勢識別傳感器識別被測者的手勢動作,通過微處理器采集、對比、判斷后,以單視標判斷準則及二分法檢索策略,完成視力等級顯示。通過實驗驗證了系統的可行性,該系統能夠實現對四種手勢的正確識別且視力檢測時的平均準確識別率達到82%,具有良好的準確性和高效性。 發表于:9/17/2025 多通道大功率氮化鎵T/R組件模塊散熱技術研究 總結了多通道大功率T/R組件散熱設計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分析了各種散熱方案的散熱能力。微通道和歧管微通道散熱技術在高熱流密度散熱場景得到廣泛關注,成為大功率、高熱流密度集成電路一種有效散熱手段,同時多通道的流量分配是影響溫度均勻性的重要因素。應用上述技術,提出一種應用于多通道T/R組件模塊散熱方案的設計方法并應用在具體散熱方案設計中,采用計算流體動力學方法對各種方案分析比較和評價,嵌入載臺的歧管微通道及并聯分流方案,可有效解決局部功率密度大于500 W/cm2的多通道T/R組件冷卻問題,熱阻和通道間溫度均勻度小于2℃。 發表于:9/17/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