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自動化最新文章 臺積電今年將在中國臺灣與海外擴建9座工廠 5月15日消息,據臺媒《經濟日報》報道,臺積電院士、營運/先進技術暨光罩工程副總經理張宗生于5月15日在臺積電技術論壇中國臺灣專場上首次提到,臺積電今年將在中國臺灣與海外擴建9個廠,其中包含8個晶圓廠以及1個先進封裝廠。 目前臺積電3nm量產已經邁入第三年,張宗生指出,今年3nm產能預計年增加60%,2025年下半年將開始量產2nm。CoWoS持續擴充,海外美國廠與日本廠加入量產良率和臺灣母廠相近。 張宗生還提到,AI驅動晶圓需求持續放大,臺積電產能也在持續擴張。預計今年臺積電在中國臺灣與海外擴建9個廠,包含八座晶圓廠以及一座先進封裝廠。臺積電過去平均每年蓋5個廠,中國臺灣方面臺中Fab 25廠預計2028年量產2nm與更先進技術,高雄預計建五座晶圓廠包含A16與更先進制程技術。 發表于:5/15/2025 鴻海宣布進軍AI ASIC芯片設計領域 5月15日消息,據媒體報道,全球電子制造巨頭鴻海集團近日宣布重大戰略升級,正式進軍AI ASIC芯片設計領域。 集團董事長表示,這一布局旨在把握人工智能技術爆發的歷史性機遇,完善公司在半導體產業鏈的關鍵拼圖。 發表于:5/15/2025 西門子EDA高管:業界首次流片成功率2024年已降至14%! 5月14日消息,據EEnews europe報道,西門子EDA(Siemens EDA)設計驗證技術副總裁兼總經理 Abhi Kolpekwar 表示,目前首次流片成功率(應該指的是基于尖端制程工藝的芯片)正在下降,已經從 2020 年的 32% 和2022 年的 24% 下降到 2024 年的 14%。 發表于:5/15/2025 《人形機器人標準體系框架》發布 5 月 14 日消息,為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和《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在工業和信息化部的領導下,中國電子學會組織機器人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 120 余家單位,編制完成《人形機器人標準體系框架(V1.0 版)》(以下簡稱《標準體系框架》),并于 4 月底舉辦的 " 人形機器人百人會會議暨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深度行(無錫站)" 活動上正式發布。 《標準體系框架》從技術演進應用的角度提出了人形機器人標準體系的總體要求和建設思路,從基礎共性、關鍵技術、部組件、整機與系統、應用等 5 個方面建立了全鏈條標準體系,并梳理了行業急需標準項目清單。 發表于:5/15/2025 中國版ASML新凱來估值已達110億美元 5月14日消息,據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稱,與華為關系密切的中國芯片設備制造商新凱來(SiCarrier)正尋求首輪融資28億美元,希望拓展客戶群并提升行業影響力。 資料顯示新凱來成立于2021年,由深圳市政府所有,目前主要被視為華為供應商。消息人士稱,該公司的目標是超越北方華創以及中微公司,成為中國本土芯片設備制造領域的龍頭。 發表于:5/15/2025 追光科技全球首條有機光伏模組量產線成功流片 5月14日消息,據媒體報道,廣州追光科技有限公司在黃埔區建設的全球首條650 x 550mm²有機光伏(OPV)模組量產線"星河一號"近日成功流片下線,標志著我國在有機光伏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即將進入全面量產階段。 這條完全自主創新的產線,從工藝設計、設備定制到系統集成均實現國產化突破,建立了包含清洗、涂布、激光、蒸鍍、封裝等核心工藝的完整技術體系。 發表于:5/15/2025 紫光集團原董事長趙偉國一審被判死緩 2018年至2021年,被告人趙偉國利用擔任紫光集團董事長的職務便利,與特定關系人李祿媛共謀,由李祿媛實際控制的公司低價購買原本應當由紫光集團購買的房產,獲取房產溢價利益,非法占有國有資產價值人民幣4.7億余元。2014年至2021年,趙偉國利用擔任紫光集團董事長等職務便利,將本單位的盈利業務交由李祿媛等特定關系人經營,或者以明顯高于市場的價格向李祿媛經營管理的公司購買代建管理服務,造成國家直接經濟損失人民幣8.9億余元。 發表于:5/14/2025 基于SCA-PSO的支持向量回歸車輛尾氣傳感器溫濕度補償方法研究 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是柴油機車尾氣排放的兩種主要污染物。利用車輛尾氣檢測裝置對柴油機車進行尾氣排放監控是治理城市空氣污染的一項有效措施。對于氮氧化物氣體傳感器而言,基于其檢測原理,溫度和濕度會對其檢測過程發生的化學反應產生較大影響,因此需要相應的溫濕度補償方法來提升傳感器測量精度。為此,設計了一種車載式車輛尾氣檢測裝置,并提出了一種基于正余弦優化算法(SCA)和改進式粒子群優化算法(PSO)的支持向量回歸(SVR)的傳感器溫濕度補償方法,通過傳感器實時檢測氮氧化物氣體和顆粒物濃度,并利用補償模型對傳感器檢測值進行溫濕度補償。經過測試數據訓練和驗證,補償模型可以有效降低由溫濕度造成的誤差,能夠滿足工程需求。 發表于:5/14/2025 一種可調電壓DC-DC電源無線智能測控系統設計 工業生產中有線通信方式通常受布線和傳輸距離的影響,給測控任務帶來諸多不便。特別是在一些高低溫、高噪聲和高電壓等不宜人員參與的環境中,有線數據傳輸方式很易受到干擾,同時需要人員不斷干預而存在安全隱患問題。為了解決以上問題,并結合系統設計自身特征,提出了基于“5G模塊+STM32+PC”的一種可調電壓DC-DC電源無線智能測控系統設計方案,通過用戶端上位機智能測控軟件實現對遠端設備的測控功能。該系統具有電源電壓測控、誤差智能補償、5G無線通信等功能。整個系統具有控制精度高、可靠性高的特點。 發表于:5/14/2025 集成電路卡數據完整性保護機制快速檢測方法 介紹了集成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卡數據完整性保護機制檢測方法,針對傳統單指令斷電檢測手段的局限性和不足提出二次斷電理論,用于檢測驗證IC卡在執行數據恢復過程中出現中斷的事務保護機制。采用時間統計法和功耗統計法兩種改進方案,計算斷電測試有效時間區域,解決二次斷電檢測效率低下問題。最后通過實驗結果驗證數據完整性保護機制快速檢測方法的有效性。 發表于:5/14/2025 硅基GaN功率器件與驅動集成設計 為滿足高頻電源模塊的應用需求,設計了一款全GaN功率芯片。芯片集成了驅動電路和300 V功率管,有效減少分立式封裝所帶來的寄生電感,集成化設計能夠提升芯片抗噪聲能力和可靠性。芯片在GaN-on-Si工藝平臺進行制備,采用E/D模集成電路設計。該芯片的驅動電路在2 MHz開關頻率下輸出信號上升時間為4.3 ns、下降時間為3.4 ns,芯片的功率管在300 V下能夠穩定工作。 發表于:5/14/2025 一種雙向使能的負壓低壓差線性穩壓器 設計實現了一種可以雙向使能的負壓低壓差線性穩壓器(LDO)。首先介紹了傳統的負壓LDO基本架構及工作特點,根據負壓LDO的應用場景,提出負壓LDO的使能需要雙向使能。其次展示傳統的使能電路和提出的雙向使能電路,并按照正壓啟動和負壓啟動兩種情況分析。最后該負壓LDO芯片基于350 nm CMOS工藝設計制造,測試結果顯示,該負壓LDO在使能信號大于0.6 V小于5 V區間和大于-5 V小于-0.9 V區間內可以實現雙向啟動,且使能電路在正壓啟動過程中消耗電流873 nA,在負壓啟動過程中消耗電流219 nA。 發表于:5/14/2025 一種應用于電流檢測的低失調運算放大器設計 針對電流檢測對運算放大器性能的要求,提出一種新型低失調運算放大器電路。采用低失調運放、PMOS管和電阻構成閉環電流采樣電路,整個運放電路由主運放和輔助運放構成,主運放構成的高頻通路控制電路帶寬,輔助放大器低頻通路利用斬波技術以及自調零技術降低電路失調?;跂|部高科180BCD工藝對電路進行仿真,仿真結果表明,溫度為27 ℃,輸入失調電壓穩定在9 μV,運放增益為95.50 dB,增益帶寬積為28.2 MHz,相位裕度在76.6°以上,CMRR的值為148 dB,PSRR的值大于116 dB。該電路可用于高側電流檢測。 發表于:5/14/2025 基于芯粒的Flash FPGA驅動測試技術 針對基于芯粒的Flash FPGA驅動覆蓋率測試,利用Flash FPGA的系統控制寄存器與邊界掃描寄存器模塊,配置FPGA不同的驅動模式,并通過傳統的單芯片Flash單元配置進行對比驗證。實驗結果表明,基于芯粒的Flash FPGA控制寄存器配置的驅動性能與傳統的單芯片Flash單元配置一致,測試時間縮短到1/3。 發表于:5/14/2025 2024年全球前十封測企業總營收增長3% 根據TrendForce發布的半導體封測研究報告顯示,2024年全球前十大封測廠合計營收為415.6億美元,年增3%。 發表于:5/14/2025 ?…44454647484950515253…?